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前身是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是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我校党委与行政审时度势,于2014年6月挂牌成立的山西省首家涉农智库平台。2016年获批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8年、2022年连续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21年山西大学与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山西省广播电视台合作共建、整合多方力量,依托山西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打造的综合型乡村振兴服务与研究开放智库平台,2021年入选山西省委首家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研究院立足山西省丰富的文化、农业和矿产资源,围绕农村综合改革与基层治理创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农业发展等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依托山西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建立了多学科、跨学科的咨政服务体系,强化了“三农”领域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的整体优势,形成了理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高校、政府、合作企业等代表组成,院长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邱泽奇教授担任,执行院长由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马华教授担任。
我院下设12个研究中心,即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生态振兴研究中心、乡村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农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科技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法治与乡村建设研究中心、艺术与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乡村人才振兴培训中心、应用化学与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评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近年来,乡村振兴研究始终围绕四个面向,坚持有组织的科研,坚持“三实”研究风格,即实验、实地和实际,主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我国“三农”领域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深化了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了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合作孵化平台,成功入选省委首家省校合作智库示范基地,与平定县合作共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县域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参与山西省农村厕所革命第三方评估及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近些年来,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一个统领、四个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群建设,围绕建设国内双一流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补短板、强优势,将咨政服务、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有机结合,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了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合作孵化平台,取得了包括学术专著、核心期刊论文和咨政报告等在内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为服务山西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尤其近五年来,研究院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功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共计60余项,实际到账项目经费2700余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的代表性著作达17部。其中,中国社会科学/SSCI特级论文6篇,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1A级论文14篇,1B级论文30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文5篇,被《人大复印材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论文11篇,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励多达30项。撰写资政报告300余篇,其中有11篇得到国家重要领导人及相关部门、省委省政府等部门或主要领导同志的采纳和批示。)
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在山西大学举行揭牌仪式
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教师参加中国信访与治理高层论坛
山西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与古交市人民政府在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签署信访与社会治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责 编|王 帅
二 审|齐晋杰
三 审|王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