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19:30—21:30,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在博闻楼F113报告厅开展“锚定信念,自信再提升”主题党课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书写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史诗。3月7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以“锚定信念,自信再提升”——以坚定“四个自信”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征程为主题,于博闻楼F113报告厅举行本学期第一次党课活动。
本次党课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党员、202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张鸿扬同志主持,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党员、202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赵文杰同志、国际政治专业董懿两位同志主讲,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两百余人聆听学习。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首先,赵文杰同志指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的科学认识,为坚定道路自信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在第二部分,赵文杰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秉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奋进力量;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持守正创新,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接着,董懿同志指出,制度自信是国家存在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重要保障。董懿同志为大家阐释了为什么要坚持制度自信,以及坚持制度自信的两个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体现了在历史实践中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优势正在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深深扎根中国土壤、汲取中国传统养分的制度,才会得到人民拥护,才是可靠的、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并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坚定“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以宏大的战略视野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深刻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四个自信”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党课学习到党的重要思想理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提升思想意识和理论素质,让我们一起期待后续的党课内容!
责 编|王 帅
二 审|齐晋杰
三 审|王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