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午12:00,我院学术午餐会在博文楼212会议室举办,本期学术午餐会报告主题为《数字下乡、技术赋能与社会区隔研究》,政治学博士研究生石文杰主讲,常江博士主持。我院执行院长马华、副院长潘昆峰、原超副教授、黄孝东副教授、冀鹏老师、邹美凤老师,法学院曹克奇副教授,平定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张国业等与来自各学院4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研究分享阶段,石文杰博士以自身长期追踪调研的晋西北S村为案例,深度刻画了中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中技术、权力、农户之间的动态互构关系与演进路线,为当下数字乡村建设机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洞察视角,并进一步解释数字乡村建设从技术层面到治理层面的转进机制,认为不能将数字下乡之中的技术风险与参与困境简单归结于技术理性与农民理性,其实质是一个更为宏观的结构性力量与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制约。反观数字“乡土化”的过程中,技术“消失”在“熟悉性的迷雾”中,引发了一场权力区隔、生产区隔、空间区隔、文化区隔,进而引发的是一种自我区隔,造成了村落日渐模糊,农户日渐牢固现象。破解现行困境,需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基础性制度或本源型传统——家户制,适应乡村社会联结方式的血缘性、个体需求的内生性、组织形态的灵活性,转变现行单一主体的线性治理模式,使技术赋能的“刚性”更具“韧性”。
我院黄孝东老师就创业型农民的经济行为的主题与大家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其以“新化复印”行业鼻祖邹联经为具体研究案例,在推拉/钟摆模型、社会网络理论、二元社会模型等理论基础上,结合隐形文化、梅山文化等文化塑造因素的影响,用人类学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创业型农民的经济行为。黄老师指出经济理性与社会文化是互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打造个体“蜂王”,以此带动乡村的建设发展。
主题发言结束后,同学们就数字乡村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一年级的葛嘉兴同学提出在中西方不同的治理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引进到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建设中要构建起其之间的内在联系。政治学研一的张欣瑶同学提出数字技术下乡,要着重注意村民对数字化建设的心理接受能力,心理文化建设要与技术建设等相辅相成,要加强与村民的合作,共同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计算机学院的博士王达认为数字技术是乡村建设的辅助功能,数字下乡仍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如何做到以人为本要深挖细究。
针对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和讨论,各位老师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和指导。潘昆峰老师就案例数据、解释框架与农户韧性等问题与大家作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邹美凤老师提出要引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并将案例与理论进行紧密结合。冀鹏老师指出当下数字化趋势下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治理的结构性变动,源点在于乡村社会自身,尤其是其基础性结构,从人的发展角度去看待技术应用与治理创新。张国业局长则指出现行数字信息体系基本完善,数字下乡需要在相配套的管理系统上下功夫,以解决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间的鸿沟。原超老师进一步指出个案研究的意义与限度,以及对“区隔”本身所具有的理论涵义能否覆盖数字下乡中的治理困境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由此进一步阐释了技术治理的理论渊源与前沿。
活动接近尾声,潘昆峰副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此次不仅是一次午餐会,更是一场学术餐,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教师齐坐一堂,进行平等深入的交流,感知思辨的魅力,通过思维的碰撞不断趋近真理,在场的师生都享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浸润,收获颇丰,这也正是学术沙龙的魅力所在,期待下次与大家的思想碰撞!